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乐平公主杨丽华随同她的弟弟隋炀帝杨广巡幸至张掖。途中,她突发重病,病情迅速恶化,至医药无效,最终在河西地区去世,年仅49岁。
在生命垂危之际,杨丽华曾对隋炀帝坦言:“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虽然我不怕死,但心中最挂念的是尚在人世的女儿和女婿。因此,我请求陛下将我的封地都赏赐给我的女婿。”
这个请求从常理看似乎不太合理,但隋炀帝并未犹豫,立刻答应了她的愿望。之所以隋炀帝能如此爽快地应允,绝不仅仅是出于姐弟深情,而是他和父亲隋文帝杨坚对杨丽华都怀有难以言说的愧疚之情。
这种愧疚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愿意满足杨丽华的请求。为何杨坚和杨广对杨丽华心存愧疚?这与杨丽华的身份和遭遇密不可分。
在北周时期,杨丽华曾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后又成为皇太后。当时皇帝宇文阐年仅不到十岁,国家处于主少国疑的危险境地,孤儿寡母四面楚歌。杨丽华的亲生父亲杨坚,最终成为了北周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某种意义上讲,杨坚是从自己女儿手中夺取了北周的天下,尽管杨丽华极力反对,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建立了隋朝。杨丽华对父亲杨坚自然心存怨恨,这也让杨坚和其子杨广对她一直抱有内疚。
展开剩余82%隋朝建立后,杨丽华这位前朝皇太后身份转变为隋朝的乐平公主。杨坚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曾提议让她改嫁,但杨丽华坚决拒绝,迫使杨坚放弃了这个念头。后来,他便将所有心力投入到外孙女宇文娥英的成长和婚事之中。
杨丽华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宇文娥英。宇文娥英长大成人时,隋朝已然统一天下。为了给外孙女选一个合适的夫婿,杨坚下令召集所有贵族子弟到弘圣宫,要求他们表演才艺,以便挑选合适的郎君。杨丽华则亲自在帷帐中细细筛选。
每天都有数百名贵族子弟接受面试,最终由幽州总管李崇的儿子李敏脱颖而出,成为杨丽华心仪的女婿。
李敏之所以能从众多候选人中被选中,实有其过人之处。史书记载:“李敏容貌俊美,擅长骑射,并且精通歌舞与弦管乐器。”
不仅如此,李敏还是名门望族之后。因其父李崇为国捐躯,李敏被隋文帝养育于宫中,方方面面条件俱佳,堪称宇文娥英的理想伴侣。
杨丽华选中李敏后,还为他求得了柱国的官职,令李敏的生活极为优渥。他既有高官厚禄,即使被授予刺史之职,也未必亲自到任,而是常驻京城,所获赏赐甚至胜过许多功臣。这一切,皆源于杨坚和杨广对杨丽华的歉疚心情。
因此,当杨丽华临终请求将自己的封地悉数赐予李敏时,杨广毫不犹豫地答应。由此,李敏的食邑达到五千户,还被任命为左屯卫大将军。
杨丽华此举本意是希望女儿和女婿在她离世后仍能享有安稳富足的生活,然而现实远未如她所愿,局势随后急转直下。
六年后的615年,有方士预言“李氏当为天子”,隋炀帝因此对天下所有姓李的人生出猜忌和杀意。巧合的是,李敏的小名正叫“洪儿”,这与隋文帝杨坚曾梦见洪水淹没都城的预兆不谋而合。
杨广对李敏极为不满,甚至暗示他自尽以了结此事。李敏虽不甘心死去,却因恐惧多次与叔叔李浑及族兄李善衡秘密会面,这一切被有心人暗中监视。
这个关键人物正是宇文述。宇文述是杨广得以继位的重要支持者,同时也是李浑的大舅子。宇文述与李浑之间有着深刻的私怨。
李浑是北魏至隋朝时期重臣李穆的第十子,出身庶出。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他几乎没有继承爵位的资格。但他野心勃勃,力图夺取李穆的申国公爵位和家族产业。
李穆去世后,爵位本应由嫡长孙李筠继承,但李浑暗中指使侄子李善衡杀死了李筠,并嫁祸于李筠的族弟。尽管杨坚震怒,下令彻查此案,但李浑和李善衡最终被确认为幕后黑手。
仁寿四年(604年),杨坚准备重新为李穆立后嗣,苏威建议绝嗣,杨坚不允。李浑遂说服自己的大舅子宇文述帮助自己继承爵位。
李浑深知仅凭自身难以成功,便承诺每年将国赋的一半送给宇文述。这一丰厚的利益诱惑打动了宇文述,他便极力在太子杨广面前为李浑美言。
杨广本身也曾靠夺嫡成为太子,自然容易被宇文述说服,结果李浑成功继承了李穆的一切权势。
起初,李浑信守承诺,将国赋的一半如数上缴,但两年后因不舍得放弃巨额收入,便停止了对宇文述的分成。这激怒了宇文述,双方反目成仇,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
因此,当“李氏当为天子”的预言出现时,宇文述抓住时机,极力在杨广面前诋毁李浑,称李浑与侄子李敏、李善衡常聚谋反。更有人诬告李浑有谋逆之心。
杨广高度警觉,命人逮捕三人及其家属审问,但始终查无实据。后来他再次让宇文述主审,宇文述另辟蹊径,找到了在狱中的杨广外甥女宇文娥英,说道:
“夫人,您身为陛下的外甥女,何愁没有好丈夫。李敏和李浑名字应验了谶言,注定无法逃脱一死,但您可以自保,只需按我所说行事,必能保您脱身。”
或许因惧怕牵连,或许出于对舅舅的感情幻想,宇文娥英信以为真,竟按照宇文述指示,诬陷李浑与李敏谋反。
在宇文述的主导下,宇文娥英写下罪状,李浑、李敏等人最终被定罪。结果,李浑、李敏及其宗族共三十二人被处死,其他族人流放岭南。天真的宇文娥英数月后亦被杨广赐以毒酒身亡。
事后,李浑和李敏被视为替李渊而死。毕竟“李氏当为天子”的预言最终应验于李渊身上。但李浑和李敏被杀的原因,尤其其中宇文述的作用,无疑是一大谜团。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李敏被杀前的身份和职务。614年,杨广第三次攻打高句丽时,派李敏在黎阳督运粮草。
而更早的613年,杨广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时,负责黎阳粮草运输的是杨玄感。当年杨玄感便利用此职起兵反隋,虽叛乱迅速被平,但对隋朝及杨广冲击巨大。
发布于:天津市西安股票配资平台,配资点评网,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