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总有人说,岩茶新手得往贵的喝。
喝多了顶级好茶,眼界自然高,往后挑茶就不容易被糊弄。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可真要照做,新手怕是要走不少弯路。
你想啊,几百上千块的岩茶泡开来,新手盯着杯子里的茶汤,脑子里转的多半是“这一口下去几十块”,哪还有心思细品那所谓的“岩骨花香”?
贵是感受到了,可茶里的兰香、蜜韵、焙火层次,根本没能力分辨,说白了就是白花钱。
可要是一头扎进便宜的口粮茶里,风险也不小。
展开剩余88%有些低价岩茶焙火过重,一口下去满是焦糊味;
还有的条索里混着老梗碎叶,泡出来的茶汤浑浊发涩,喝着还不如凉白开舒服。
这种茶喝多了,怕是会让新手直接对岩茶失去兴趣。
其实说到底,岩茶入门的核心,从来不在价格的高低。
多留意茶香的层次、茶汤的滋味,这些才是真正该下的功夫。
把这些基础特点摸清楚了,才算真正入了门。
《2》
岩茶新手入门要点一:选对适口的火功。
所谓“适口”,核心全凭个人感受。
毕竟喝茶是件私人的事,合自己口味远比盲目跟风重要。
在武夷岩茶的制作中,焙火工艺堪称点睛之笔,它赋予岩茶独特的焙火香,使其在六大茶类中独具辨识度。
而火功,简单说就是焙火的程度,由温度高低与时间长短共同决定,主要分为轻火、中火、足火三类。
轻火岩茶的茶汤清浅淡黄,花香清新突出,滋味偏柔和,不会有强烈刺激感。
中火岩茶的焙火程度适中,茶汤呈橙黄透亮的色泽,香气多为馥郁的花果香,茶汤入口柔滑稠厚,滋味平和温润。
足火岩茶的茶汤呈深邃的琥珀色,香气以醇厚的果香和焦糖香为主,茶汤绵稠厚重,茶味浓郁且带些许辛感。
选火功时,得结合自己的喝茶经历。
像常年喝绿茶的人,直接喝足火岩茶往往难以适应,不妨从低火功慢慢过渡。
有喝传统铁观音基础的人,对中火岩茶通常更容易接受。
新手别轻信“岩茶就得喝重口”的说法,苦涩刺鼻、毫无回味的茶,再“重口”也是次品。
真正的好茶,无论火功高低,都该有清晰的香气、饱满的滋味,喝完后能留下舒适的余韵。
选对火功,才能让岩茶入门之路走得顺,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岩茶的妙处。
《3》
岩茶新手入门要点二:选择适合的品种。
岩茶新手入门,面对多达36种的知名品种,难免会感到眼花缭乱。
其实不必焦虑,从两大基础品种,水仙和肉桂入手,便是最稳妥的选择。
去茶店品茶时,这两种茶十有八九会出现在茶桌上,堪称岩茶的“敲门砖”。
只要工艺过关,水仙和肉桂的品种特征会相当鲜明,即便零基础的新手,多喝几次也能慢慢摸清门道。
肉桂最突出的是辛锐的桂皮香,哪怕混杂在花香、果香或焦糖香中,这种独特香气依然辨识度极强。
优质肉桂的茶汤稠滑饱满,尤其到了尾水阶段,汤感渐淡,过喉时的辛辣感却越发清晰,喉咙里会泛起一阵微妙的舒爽,喝过便很难忘记。
水仙则以清幽的兰香见长,香气不张扬却清新持久,汤感在岩茶中尤为突出,更厚、更滑、更绵柔。
树龄越久的水仙表现越惊艳,30年以上的高丛水仙,60年以上的老丛水仙,茶汤醇厚感层层递进,还会浮现松涛般的木质丛香,带着老木头的沉郁气质,仿佛置身幽林。
先吃透水仙和肉桂的品种特质,就算真正跨入了岩茶的门槛。
之后再尝试铁罗汉、奇兰、瑞香等其他品种时,有了前期积累,分辨它们的特征便会轻松许多。
《4》
岩茶新手入门要点三:选对优质山场。
岩茶新手入门,绕不开“山场”这个关键概念。
武夷岩茶素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说法,山场不正,即便喝再多外山茶,也难体会岩茶真正的魅力。
既不懂老茶客挂在嘴边的“岩骨花香”,也品不出乾隆笔下“气味清和兼骨鲠”的意境。
山场一般的茶青,若工艺到位,至少不会难以下咽。
对新手来说,判断工艺好坏相对容易。
对照基础教程,看条索是否匀整,闻盖香与叶底是否纯净,观察汤色深浅,再将泡开的叶底平展,查看是否有岩茶典型的“红镶边”,这些都有章可循。
难的是分辨山场优劣。
新手想判断一款茶的山场是否靠谱,最直接的办法是请信得过的老茶客或茶掌柜帮忙把关。
确定大致产区后,仍需靠“多喝”积累经验。
刚开始或许找不准正岩茶的特征风味,但接触多了,自然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对新手而言,山场与工艺同等重要。
建议先圈定山场范围,再在同山场、同火功、同树龄的基础上对比品鉴,由浅入深逐步进阶。
这样才能建立清晰的认知体系,避免在繁多的岩茶品类中越喝越乱,真正触摸到山场赋予岩茶的独特灵魂。
《5》
岩茶新手入门,关键在循序渐进。
先选对适口的火功,从贴合自身口感的轻火、中火茶起步,避开盲目追求重火的误区。
再吃透水仙、肉桂两大基础品种,通过反复品鉴掌握其鲜明特征,筑牢认知根基。
最后在工艺达标的前提下,逐步理解山场对风味的影响,借助可靠经验引路,在对比中积累判断能力。
不必急于追求高价或稀有品类,从基础要素扎实学起,让感官在一次次品鉴中变得敏锐。
才能真正读懂岩茶的“岩骨花香”,在茶香、滋味与山场韵味中,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品茶乐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布于:福建省西安股票配资平台,配资点评网,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